欢迎访问 全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天津分中心

全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天津分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心理学堂 > 家庭 >

最好的爱情,是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

发布时间:2019-11-23 12:48:00 来源:原创

    大多数人在婚姻中常常会有被抛弃感和被冷落感。

    比如事业为重的丈夫在外应酬时,妻子一个人在家中时。

    比如刚生产完的妻子,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丈夫在一旁插不上手也帮不上忙时。

    比如单纯的对方没有在你想的时间内回复你的信息或电话。

    等等。

    以上,当被另一半冷落时,内心会觉得很难受,很难过,会认为对方不在乎我,进而认为自己在对方心中不重要,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感。这种不被爱的感觉,很难被接受,甚至会引起情绪的爆发,比如暴怒。

    然而,情绪爆发后,争吵、冷战,可能会造成关系更疏离。

    我们不想让关系断掉,却也不知道为何会这样。

    从心理学依附关系这个感念中,这种不被爱的感觉,被称为不安全感。可以追溯到你在婴儿时期与重要关系他人(大多数时候是母亲,也可能是父亲、祖父母、养父母等等)的依恋关系,而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亲密关系。

    如果在婴儿时期,孩子的需求得到相对适当、及时的满足,那么婴儿会形成安全的依恋类型,比如妈妈走了会想念,但也可以自己玩,知道妈妈并非不爱自己了,等妈妈回来还会很开心的去迎接。相对应,如果母亲在照料婴儿的过程中整体状态比较焦虑、紧张,缺乏耐心,那么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到婴儿,使其形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比如婴儿会表现得不容易安抚,表现得易哭闹或生病,无法接受母亲的远离,回来时过度激动或过度冷漠。如果情况严重,可能更加引起母亲的焦虑,变得更无耐心,而对应的是婴儿产生的强烈的被抛弃的恐惧。

    这种感觉可能被压抑,如果没有得到较好的释放,它会存在身体记忆中,当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感受不到被足够重视的时候,这种被抛弃的焦虑的感觉就会被激活,从而破坏你在关系中感受幸福的能力。

    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成熟的个体,既需要亲密关系,也需要保持独立性,如果把所有情感的需求都寄托在伴侣身上就会形成对对方过度的依赖,这样并不利于双方关系的质量和个人的幸福感。

    当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妈妈所有的爱和关注都放在婴儿身上,婴儿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只有这样自恋的需求得到满足,婴儿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对世界的信任感,这也是一个人“我是值得被爱的”自信的源泉,这在生命最初是必须得到满足的并且也是正常的。

    但随着婴儿慢慢长大一点,妈妈开始撤回一些关注放在其他的人或事情上,比如工作、与爸爸的感情、或者对其他孩子的照顾,所以对新生婴儿的回应不再是那么及时,这时候婴儿发现自己不是妈妈全部的世界,会很失落。但是因为人天生有适应环境更好的成长的本能,他开始学习与爸爸、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妈妈之外的人建立联结,与他们互动,给他们回应,获得更丰富的关爱。再大一点他开始游戏,通过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打发妈妈不在的时间。

    回归到你与男朋友的恋爱关系,恋爱中有些时刻人们需要“你中有我、我的眼里只有你”的融合状态,这是亲密的需要,人们体会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是,因为恋爱的双方是两个成熟、独立的个体,所以除了亲密也需要空间,并且需要相互的接受和给予。就像你和你的男朋友,你们除了彼此,还有家人、工作、爱好、其他的朋友,你们都需要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人生才更完满。

    那么我们要怎么去建立自己的独立感,又可以将焦虑、恐惧的感觉合适的发泄出来?

    首先,你可以尝试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娱乐活动,多交朋友,认识不同的人和事。

    其次,你可以尝试去求助一位专业心理咨询师。稳定的咨询过程可以提升你的安全感,获得在亲密关系中的确定感,更自信,更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