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情绪的性别偏见
经验说:职场女性要做个笑面人,有怒气也要忍,否则会惹祸上身哦!
实验说:表达愤怒的女性确实比表达愤怒的男性招致更多的偏见,但解释清楚愤怒的理由也可以扭转负面形象。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家维多利亚•L•布莱斯科尔和还在西北大学克罗格管理学院做博士后的艾瑞克•路易斯•乌尔曼进行了实验。他们邀请了许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志愿者观看一段面试的录像。录像中只有一名男性或女性面试者出现,在向镜头外的面试官讲述一件并不愉快的事:某次与同事合作,丢掉了一个重要的客户。录像中的面试者可能会说他/她很悲伤,也可能会说是他/她很愤怒。观看完录像,参加实验的志愿者们需要评定录像中的面试者能力。
如果你是观看录像的评价者,会给什么样的面试者打高分呢?在这个实验中,表达愤怒的男性面试者最有优势,他们得到的能力评价,被给予的职位和薪水都高于表达悲伤的男性。而对女性来说,结果却恰恰相反。表达愤怒的女性面试者被认为是缺乏自控力的,因而比表达悲伤的女性得到的职位和评价都低。
如果录像中愤怒的面试者是企业的高管,而不是新来的实习生,你会改变最初对她的评价,对她放权多一点吗?事实情况是,即使知道被面试的女性是CEO级别,评价者也会毫不留情。
刻板印象与归因惹的祸
为何表达愤怒的男性容易得到权力与好评,而女性则相反?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性别刻板印象以及情绪表达规则有关。在这套规则中,有许多都与性别的刻板印象联系在一起。例如,人们通常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因此,与表达愤怒的男性相比,人们对表达悲伤的男性更难容忍。而女性由于通常被认为是柔和、与人为善的,因此表达愤怒的女性就会被认为格格不入。
此外,如何对职场女性的愤怒进行归因,是影响评价的最直接的因素。当女性表达愤怒时,大部分评价者都倾向于认为,愤怒源于她们内在的因素,例如,“她们具有易怒的性格”,“她们很容易失去控制”,因而更容易产生负性的评价。而对于表达愤怒的男性,实验中的评价者认为是环境因素激怒了他们,例如,“他们愤怒是因为合作者做得不好”。
愤怒的理由,大声说出口
职场中,愤怒在所难免。对于职业女性,表达愤怒更像是双刃剑,一方面,愤怒的情绪有其正性功能,可以促使他人完成任务,或是督促他人修正不足;但另一方面,表达愤怒又容易让他人进行内部归因,导致评价降低。
既然人们总是认为,愤怒的女性是由于缺乏自控,而愤怒的男性则是因为他人存在过失,那么当女性朋友们因为他人的过失而愤怒时,解释清楚愤怒的理由,是否就能摘掉“缺乏自控”的大帽子?实验告诉我们,这个方法靠谱。更重要的是,表达愤怒并且提供理由的女性,和表达愤怒的男性相比,得到的评价一样高。
最后,就像男人不敢表现自己的软弱怕被叫做“娘娘腔”一样,女人在强势的同时也许会被扣上“母老虎”的帽子。但我们就要因社会的评价而掩藏改变自己吗?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刻板印象会逐渐改变,而现在的我们最好像这个实验最后说的这样,在表达愤怒的时候,告知他人你愤怒的理由。毕竟,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需要他人的理解。
- 上一篇:过度的期待其实是虐待
- 下一篇:愤怒一定要发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