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让孩子远离游戏
当年的植物大战僵尸也好,现在王者荣耀也罢,对家长来说,将游戏交到年轻孩子手中总是件令人忐忑不安的事情:他们自制力这么弱,会不会从此沉迷游戏了,不好好学习?而对一心想玩到游戏的孩子来说,怎样向父母证明“我棱控几得住我记几”?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聊儿童自制力的事。
自制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
自制力其实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发展了。自从婴儿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周围事物的运动、光、声音、味道和质感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自制力有不一样的表现。婴儿会借助一些简单的动作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当他们需要休息的时候会转移目光或者扭头,当他们听到很吵的声音后会吮吸手指。
3到11岁时,特别是在3到5岁这个阶段,儿童发展出抑制自己第一反应的能力。
到青少年时期,自制力飞速发展,不光是行为,情绪情感都能控制地很好。青少年能够运用技巧来管理负面情绪,比如,当他们生气时,会到操场上走一走,打打球,散散心。
对儿童来说,自制力意味着什么?
自制力对儿童的注意力、独立性、学习以及社会发展都有很大影响。良好的自制力可以让他们在跟同伴和成人交往沟通的时候更熟练和成熟,。另一方面,有问题行为和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就更少。
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有不沉迷游戏的自制力?
首先,抚养者要沉着冷静,让孩子有安全感。家庭成员生活有规律并且有明确的界限。
其次,儿童要能够被倾听和理解。成人要在他们沮丧、疲惫和生气的时候提供支持和帮助。
儿童要有机会见证成人怎么管理和约束自己情绪和行为,并且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因为模仿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节奏,规划时间去学习和玩耍。
自制力困难的表现有哪些?
缺乏成人的依恋,对身体或精神的敏感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自制力困难。自制力困难的外显行为包括:
注意力持续不集中;对日常活动不感兴趣或沮丧;发怒; 大哭大闹; 尿床; 与同伴打架; 不遵循成人指令要求;乱扔东西等。
这些表现主要为一些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很容易观察得到,往往破坏性也比较大,更需要父母花功夫去纠正和照料,表达同情和关心。
总而言之,家长承担着儿童自制力发展的主要责任。当孩子的自制力强了,游戏开发商再怎么绞尽脑汁,孩子也能抵挡诱惑。而作为游戏者,如果诱惑难挡,就提醒提醒自己的长远目标比短期目标更重要,或者试着排除诱导你的干扰因素,证明你是个有自制力的好少年呀。
- 上一篇:身为父母如何应对“教育基本靠吼”?
- 下一篇:切莫将孩子逼出“习得无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