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全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天津分中心

全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天津分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心理学堂 > 社会 >

如何拯救晚睡强迫症

发布时间:2016-11-25 10:31:00 来源:原创

时下,失眠症广泛存在于都市人群中。即使没有失眠症,许多人也有晚睡的习惯。似乎我们都变得“舍不得”睡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非常奢侈。晚睡背后,究竟有哪些不曾言说的心理原因呢?

    在AmazonMechanicalTurk平台上,曾经有人搜集了200多个不同人种、教育程度、婚姻和职业状态的参与者的睡眠自我报告数据。这些人中有30%的人睡眠低于6小时,84%的参与者报告说他们每周至少有一天感觉睡得太少,白天无精打采。超过40%的人每周有3到7天在疲惫中度过。可见晚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越来睡得越晚呢?

    补偿是一个种常见的心理机制。

    对于商业社会背景下的我们,白天工作忙忙碌碌一天,再加上交通、饮食、家务、社交等不可回避的时间消耗。让我们内心常感到身不由已的压抑和无奈,时间久了会积存大量的焦虑。自然会希望有更多放松、娱乐、休闲等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宣泄和补偿自己。

    寻求补偿并不是一样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晚睡变成了对于睡眠有强烈的抵触甚至恐慌感或者容易睡前兴奋,反复出现不睡的强迫观念和行为,感觉到某种焦虑。就可能形成强迫性晚睡,就像买衣服买到无法控制就成“购物狂”一样,这种补偿就变成不适当的,过度补偿了。

    另外,还有一种补偿,会明显带有自责的意味。他们用晚上来弥补白天的工作,在白天他们容易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感觉到过大的压力而很难集中注意力,不能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对自己的评价不高,到了晚上觉得需要对白天碌碌无为的感觉进行补偿。

    不管以上哪种补偿而出现的晚睡,都是人们内心对于自我独处的需要。

    有些人的晚睡,与“蔡格尼克效应”有关

    有时候,努力让自己不去想一些白天没有解决的事情,尽管你知道这个问题很棘手,不是容易解决的。但是在入睡前或者入睡后突然醒来,这些事再次浮现在脑海。我们很难忘记自己大脑中没有完成的事情,即使意识忘记了,潜意识也会让我们感觉到焦虑。这些人往往对自己有过多地高的预期,对成就的期待很高,容易造成过大的压力和焦虑抑郁情绪引起睡眠问题。

    睡眠对我们的认知神经的调节,血管压力的调节,情绪和压力调节都起作用。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也在积极的进行休整,形成新的神经回路,帮助学习记忆信息。睡眠缺乏会改变大脑某些部位的神经活动,影响注意力,判断力,学习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等。严重的睡眠缺乏还会增加抑郁自杀的风险。

    晚睡行为背后是因为人们没有更好的,更积极的放松身心减少压力的方式。面对压力无法处理会引发自卑,觉得无能没有价值感,进而感觉生活失去控制,自控力降低。所以要解决晚睡强迫的问题就需要我们相信自己,提升自信心。对自己多进行鼓励性的心理暗示,在每天较放松、平静的时候,多鼓励自己。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对于学习,工作需要一步步的去做,并且需要尝试掌握一些管理时间的方法和技巧,增加掌控感。个人的掌控感增加之后,压力感也会下降。劳逸结合,工作之余,可以做做运动,从事一些对健康有利的兴趣爱好。如果你的情况很难自己调适,也不要回避问题,建议寻求专业的帮助。